《梦溪笔谈》里的中医药知识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时间:2017-04-12 11:34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收录了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地质、物理、化学、生物、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等诸多领域。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展现了关于医药学领域的杰出科学成就,阐明了中草药须因时因地制宜采摘。沈括认为“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他认为此时采药人虽然便于识别草药,但并不是采药的最佳时间。他提出自己的见解,药用部位为根的植物,如果有隔年老根,必须在没有茎叶时采摘,这样精华都集中在根部,“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芦菔即萝卜)。没有隔年老根的药物,要等到植株长成而尚未开花时采摘,这样根部已生长充足又还没有衰老,“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花的药物在花刚开时采摘,用果实的药物在果实长成时采摘,都不能用固定时间来限制,因为地气有早晚、天时有变化。

  为了说明草药须适时采集,作者考察了植物生长规律、地势、气温、土壤及人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他从白居易的《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验证植物生长规律与地势高低有关;并从不同地域植物、同一畦的稻子之间的差异等论证了因时因地采药的道理,可视为植物生理生态学和药材学的论纲。

  药用植物学方面,沈括还辨明了鸡舌香为丁香,可以治口气,纠正了当时所用鸡舌香采用从乳香中得到的荒谬做法。他对天麻与赤箭也作了辨析,确认赤箭即为天麻。

  沈括治学严谨,善于思考,他认为“金罂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熟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性。今当取半黄时采,干,捣末用之”。金罂子即中药金樱子,沈括认为它能治疗遗精、泄泻的原因在于温、涩的药性。如果等它果实红熟时榨汁熬膏服用,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果实红熟就味道甘甜,熬膏则完全没有涩味,都失掉了药性。所以沈括认为金樱子应当在半黄时采摘,晒干捣成末服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沈括在药剂学方面阐述了汤、散、丸各自适宜的使用情况,与现代药剂学的理论也相吻合。 (福建 林毅蓉)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