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三明市卫计委信息科 时间:2018-08-31 15:39

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市直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经研究,现将《三明市卫生计生委“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831日  

 

三明市卫生计生委“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增强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22号)、《福建省卫生计生委“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行动目标

聚焦群众最急、最忧、最想的问题,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利用3年时间,逐步实现健康信息资源统一融合、医疗健康服务统一载体、便民惠民服务统一平台,基本建成资源集中、开放共享、高效便捷的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成为全国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示范区。

二、主要任务

(一)统一平台,“一站式”便民惠民

1.统一健康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三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围绕医疗资源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打造面向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的三明区域信息平台。持续推广使用“健康三明”平台,配合省卫计委,做好“健康三明”平台与“健康福建”对接,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多种载体,为公众提供就医导航、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健康教育、公共卫生信息发布以及个人事项的在线办理等医疗健康服务,并逐步将免疫接种、卫生监督、生育服务登记、职业健康管理等涉及公众健康信息和便民服务应用纳入平台集成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2.统一电子健康卡。开展电子健康卡试点,建立全市电子健康卡身份认证体系和服务网络,以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卡(虚拟卡)为身份认证,贯穿就医诊疗、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支付结算、信息查询、健康管理等各类场景,为公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管理服务。

3.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建立全市统一预约诊疗服务系统,构建标准统一、分级管理、共建共享的“号源池”,逐步实现与全市各级医院门诊预约挂号系统及第三方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对接,适时扩大到影像、检查检验、超声等多种项目的预约。鼓励三级医院建设统一的院内医技检查自动化预约平台,实现超声、放射、心电、内镜等科室系统“一站式”自动预约。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等线上服务,预约诊疗时段精确到1小时以内。各总医院要做好牵头,优化院内预约诊疗流程,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专家门诊号源网上开放比例达到85%以上,网上号源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推动基层首诊,畅通双向转诊,集中解决“挂号难”。

(二)优化流程,看病就医更便捷

4.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允许医疗机构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在确保医疗质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医生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允许为复诊患者在线开具处方。建立互联网医疗监管系统,对互联网医院的网上医疗服务行为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安全。

5.鼓励加快新兴技术应用。由各总医院牵头,应用新兴技术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一步开展移动护理、院内导航、远程健康监护等,探索智能医学影像识别、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中医专家系统、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多学科联合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等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探索应用可穿戴设备为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逐步将居民个人通过健康小屋和可穿戴设备获取的生命体征数据规范更新至电子健康档案,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6.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依托三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云平台,加快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内医学影像资料共享,实现更大范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医疗机构通过省、市级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且在疾病周期性变化规律时间范围内的,医联体内上级医疗机构对下级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资料原则上应予以认可,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负担。

7.优化医疗结算支付流程。各医疗机构要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手机客户端等多种途径,优化支付流程,改善结算模式。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与医保、商保、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为患者提供多种在线支付方式,逐步取消院内门诊预缴金。加强电子健康卡(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码“三码”融合技术研究,开展医疗保障结算移动支付试点,推动实现就医诊疗“一码”结算。扩大医保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加强患者就诊信息共享,简化自费患者手工报销流程,实现报销费用便捷支付。

(三)协同共享,分级诊疗上下联动

8.推进县域信息互联互通。适应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以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虚拟平台)建设。拓展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双向转诊、电子病历、远程协同诊断等功能,加快建立全市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并实现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应用集成,促进县级综合医院和基层卫生信息系统融合,实现县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

9.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各医联体、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要充分整合优势医疗资源,搭建远程医疗中心,逐步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手术示范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网络,推动向上外联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向下覆盖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并逐步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让基层患者也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0.推进合理用药远程管控。建立三明市区域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管理系统,上级医院通过业务指导和远程协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指导,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众提供更优质、安全、便捷的药事服务。

11.方便患者就近购药。顺应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加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构建有利于双向转诊的药品配备模式,确保上级医院下转到基层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鼓励处方流转,线上处方经药师审核后,支持向其它医疗机构药房或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证书的第三方药品经营企业(药房)流转,并可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配送,方便患者就近购药。

12.提供中药配送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利用信息技术及现代物流,实现中药饮片代煎、配送等服务,解决患者排队取药时间长、煎药不便等问题。支持各级中医医院提供“共享中药房”服务,将中药饮片调剂、煎药、配送等服务向其他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

(四)重心下沉,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13.强化签约服务技术支撑。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建立并推广使用统一的家庭医生签约APP,对接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提供线上签约、健康咨询、康复指导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慢病康复交流园地,将在医院诊疗后病情稳定下转至社区的患者及社区首诊、筛查发现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吸纳进入健康管理网络,由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病人提供日常全方位、个性化、连续性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加强流动人口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的共享互用,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签约服务模式,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14.探索在线居家康复护理服务。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延伸服务半径,拓展医患沟通渠道,指导病人康复、预约复诊和健康咨询等,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推动医联体内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康复机构的康复诊疗信息共享,提供远程康复指导、康复教育等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第三方建立监管有序的“共享护士”平台,为出院患者、母婴、居家老人等提供专业的延续护理等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康复、护理服务需求。

15.助推健康精准扶贫。建立健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案信息库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与扶贫、医保等部门信息共享,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患者和病种精准识别。完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模块,支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优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中的疾病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服务模式,减轻患者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围绕健康扶贫需求,重点针对基层和贫困地区,通过远程教育手段,推广普及实用型适宜技术。

16.开展在线继续教育、健康科普。支持发展国家健康医疗厦门开放大学等远程继续教育信息平台,探索建立互联网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开放式的互联网健康医疗教育体系,整合线上线下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健康医疗普及教育和开展面向健康医疗从业人员的职业继续教育。鼓励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健康咨询信息平台,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

(五)精细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17.餐具饮具消毒可追溯。建设福建省集中消毒餐具饮具追溯信息系统,系统与福建省“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对接,通过“物”“码”关联,实现以“码”追“物”,加强消毒餐具饮具监督和追溯管理,为公众提供统一的消毒餐具饮具追溯信息查询服务,保障消毒餐具饮具的卫生安全。

18.职业健康管理全程信息化。建设放射与职业卫生信息化监管与服务系统,实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信息在线共享,向用工单位、劳动者提供预约、查询、健康管理、健康宣教、档案管理等服务。优化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系统,推动健康证明全程电子化,使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明更省时、更方便、更快捷。

19.电子健康档案更加规范。按照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内容要求,健全完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为居民建立更加规范、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增加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块,助推基层糖尿病防治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立省级集中部署的基层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强化数据统计分析和日常层级监管,为规范实施新时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20.妇幼健康全程服务电子化。依托“健康三明”平台,建立并推广使用全市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APP,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对接,结合妇女和儿童的检验检查结果和自我保健信息,形成孕前、孕产期至06岁儿童的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信息记录。拓展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功能,完善妊娠风险评估、危重症孕产妇和儿童救治、出生医学证明、新生儿听力筛查等模块应用,为妇女儿童提供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

21.免疫接种服务网上预约。完善免疫接种服务系统功能,为受种者提供接种信息查询、接种提醒、下次接种预约等多样化服务,有效避免接种差错,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异地接种信息的共享协同,实现一地建卡、异地接种、应种疫苗自动推算等功能,方便异地儿童预防接种。

22.献血用血更便利。由省卫计委牵头建设集中、安全、规范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三明市中心血站配合接入,将血液管理延伸到宣传动员、血液采集、检验、使用、屏蔽等各环节,实现全省采供血机构信息实时共享和血液资源调剂,为献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献血记录查询和全省异地用血报销服务,提高公民献血积极性。

(六)互联互通,应急救治效率提高

23.完善急救医疗网络。依托医疗“创双高”工作,以第一医院为龙头,联合相关医疗机构,建立覆盖全市、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急救医疗网络、胸痛救治网络、脑卒中救治网络,上联省急救医疗网络,做到在院前急救第一时间识别病情,分诊转院,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24.提高突发应急救治效能。完善全市医疗救治指挥平台,加快实现省、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车载监护系统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或医院信息平台连接,加强患者信息共享、远程急救指导和院内急救准备,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资源动态调度和跨区域应急医疗救援提供技术支持。支持引入“120急救”微信公众号等应用,为患者提供一键报警和精准定位等功能,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七)资源共享,政务服务便捷高效

25.简化各类办事手续。将出生医学证明、死亡医学证明、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全员人口个案、生育服务登记等政务信息接入省、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加强政务信息联通共用,让群众少交材料,切实简化办事手续。配合省卫计委,探索建立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优化出生证办理流程,为身份证、户口簿、医保卡等各类应用场景提供网络核查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26.实现政务服务“全程网办”。依托三明市网上办事大厅,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全面推行生育服务网上登记以及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审批等“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快捷办证、查询信息、了解政策。加快推进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公开,实现卫生监督“双随机”抽检检查结果、卫生行政处罚、监督对象卫生信用信息公开,方便公众选择卫生合格、质量安全的健康产品和服务机构。2018年底前全市主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原则上不低于50%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的发展意见和本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本辖区医疗服务实际情况,抓好贯彻落实。要把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就医诊疗摆到突出位置,加快创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努力做到有创新、有特色、有提高。市卫生计生委将适时遴选推广一批“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示范典型,不断促进便民惠民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地各单位要将“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康精准扶贫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医保、宣传等部门有效沟通协调,争取支持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力争在体制、机制、政策上取得突破。鼓励各地各单位先行先试,探索出台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同等新型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便民惠民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协同推进。

(三)加强安全保障。各地各单位在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活动时,要始终坚持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原则,将创新应用和防范风险紧密结合,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健康医疗数据保密规定,建立完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制度,严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户资料、基因数据等,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创新、规范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广泛宣传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具体举措和工作成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要不断发掘和树立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有益经验进行宣传推广;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循序渐进地把工作引向深入。

 

附件:“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方案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

 

 


附件

 

“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方案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

 

序号

服务项目

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进度安排

一、统一平台,“一站式”便民惠民

1

统一健康

服务平台

1.建设三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2.持续推广使用“健康三明”。

委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各县(市、区)卫计局、各医疗机构配合

1.2018年建成,2019年完成所有三级医疗机构和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

2.持续推进。

2

统一电子

健康卡

建立并推广使用电子健康卡(虚拟卡)

委信息中心、医政科牵头,各县(市、区)卫计局、各医疗机构配合

2019年,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健康卡身份认证体系和服务网络,在部分医院及各县区域范围内试点使用,2020年普遍推广使用。

3

统一预约

诊疗服务

1.建立全市统一预约诊疗服务系统,实现三级医院号源池统一;

2.推动医疗机构优化预约诊疗流程。

1.委信息中心、医政科牵头,各县(市、区)卫计局、各医疗机构配合;

2.各医院牵头。

2018年,建成全省预约诊服务系统;2019年,启动统一号源池建设,并接入部分试点医院;2020年,基本完成三级医院号源池统一接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提供各类在线预约服务。

二、优化流程,看病就医更便捷

4

推进互联网

医院建设

1.开展互联网医院试点;

2.建立互联网医疗监管系统。

委医政科、信息中心、医保局牵头,各县(市、区)卫计局、各医疗机构配合

2019年,建成互联网医疗监管系统,并开展互联网医院试点。2020年,形成相对成熟的互联网医院运行机制,总结推进。

5

鼓励加快新兴技术应用

1.应用新兴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2.将个人自助健康管理数据规范更新至电子健康档案。

1.各医院牵头;

2.委信息中心、基妇科牵头。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6

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

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云平台

卫计委牵头、各医院配合

2019年,以设区市为单位推动建立,2020年实现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影像共享和交换,并持续推进。

7

优化医疗结算支付流程

1.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多种途径在线支付;

2.开展电子健康卡(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码“三码”融合技术研究。

1.各医院牵头;

2.委信息中心牵头,各医院配合。

2018年启动,2020年取得试点成效。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移动支付等“一站式”结算服务。

三、协同共享,分级诊疗上下联动

8

推进县域信息互联互通

1.建立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虚拟平台)

2.建立全市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

1.委信息中心、基妇科、医政科牵头,各卫计局、各医疗卫生机构配合;

2.委中医科,信息中心、基妇科、各卫计局、各医疗卫生机构配合。

2018年启动,2020年前率先完成8个医共体试点县建设,并逐步覆盖12个县(市、区)。

9

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

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

委医政科、信息中心牵头,各医院配合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10

推进合理用药远程管控

建立区域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管理系统

委医政科、信息中心牵头,各卫计局、各医疗卫生机构配合

2019年启动,持续推进。

11

方便患者

就近购药

加强各医疗机构用药衔接,鼓励处方流转

委医政科、信息中心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12

提供中药

配送服务

鼓励医疗机构提供中药配送服务

委中医科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四、重心下沉,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13

强化签约服务技术支撑

建立并推广使用统一的家庭医生签约APP

委基妇科、信息中心、基指科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8年启动并在部分设区市使用,2020年基本完成全省覆盖。

14

探索在线居家康复护理服务

1.鼓励医疗机构建立随访系统;

2.推动中医康复网络建设;

3.探索在线居家康复、护理服务。

1.各医疗机构牵头;

2.委中医科牵头,各中医医疗机构及康复机构配合;

3.委信息中心、基妇科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15

助推健康

精准扶贫

1.建立健全农村贫困人口个案信息库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2.拓展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块。

1.委规财科、信息中心牵头;

2.委基妇科、信息中心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16

开展在线继续教育、健康科普

支持建立各类远程继续教育信息平台

委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配合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五、精细管理,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17

实现餐具饮具消毒可追溯

建设福建省集中消毒餐具饮具追溯信息系统

委信息中心配合省卫计委

2018年基本完成

18

职业健康管理全程信息化

1.建设放射与职业卫生信息化监管与服务系统;

2.优化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系统。

委信息中心配合省卫计委

2019年基本完成

19

电子健康档案更加规范

1.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2.建立基层卫生综合管理平台。

委基妇科、信息中心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8年完成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升级改造,2020年完成基层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20

妇幼健康全程服务电子化

1.建立并推广使用全省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APP

2.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委基妇科、信息中心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21

免疫接种服务网上预约

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委疾控科、信息中心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9年启动,2020年基本完成。

22

献血用血

更便利

建设血液管理信息系统

委医政科牵头,各医疗机构配合

2019年基本完成,持续推进。

六、互联互通,应急救治效率提高

23

完善医疗

急救网络

建立健全急救医疗网络、胸痛救治网络、脑卒中救治网络

委医政科牵头,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永安总医院配合

2018年启动,持续推进。

24

提高突发应急救治能力

全市医疗救治指挥平台升级改造

委应急办、市急救中心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2019年启动,2020年基本完成。

七、资源共享,政务服务便捷高效

25

简化各类

办事手续

政务信息汇聚共享

委信息中心牵头,医政科、基妇科、疾控科、基指科配合

2018年基本完成

26

实现政务服务“全程网办”

1.政务服务全程网办;

2.建立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

1.委家庭发展科牵头,行政审批相关处室配合;

2.监督所牵头,各卫计局配合

1.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

2.2019年启动,2020年基本完成。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