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药吃下来效果怎么样?如果吃药之前严重程度是10分,现在会好了多少?”“我感觉失眠程度和焦虑程度都会少了六七分。”……7月16日,走进位于沙县区水南凤凰路的三明市中医院二楼办公室,内科五区副主任中医师吴昌彬正在仔细询问患者江女士服用药品后的效果,这番疗效反馈的背后,是沙县区中医医生参加三明市中医经典应用公益培训班后,在临床一线取得的诊疗能力进步。
今年16岁的小江患有抑郁症,此前为了控制病情,她尝试过服用精神类药物。然而她目前还在学校就读,精神类药物嗜睡、头晕、注意力下降等副作用对她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显著影响。为了寻找副作用更小的疗法,她在母亲的陪同下找到了吴医生寻求帮助。
“这次我给小江用的就是课上学到的《伤寒杂病论》里的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用这个经典方子根据她的身体情况改良调整一下,目前效果看来很不错。”吴昌彬介绍。
为切实提高全市临床医生中医药经典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明市卫生健康委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中医经典应用公益培训班,沙县区共有123名从事中医诊疗工作的医生参加。
该培训通过线上形式开展,由广安门医院专家授课,内容涵盖《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温病学》等,旨在以中医经典应用培训为契机,不断加强中医经典学习,提高中医经典临床应用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三明市中医院内科五区副主任医师张达濂也参与了此次培训。对于曾经去过广安门医院学习半年的他来说,这次培训更像是一次温故知新的课程。
“之前那次培训跟诊了部分老师,学习了一些技法,这次的课程广安门医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参与了教学。这些课程不仅帮我复习了之前所学的,还为我拓展了很多新疗法。”张达濂介绍。
对于培训班的模式,沙县区参训医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线上培训打破了时间地域限制,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基层医生能兼顾工作与学习。
三明市中医院内科四区的周智杰医生除了在学校时进行过笼统的中医经典典籍学习,还曾通过书本原文和讲解视频自学过《黄帝内经》等典籍,但自学时的他时常碰到无法将原文与实际临床结合起来的问题,此次的参训学习为他填补了这一空缺。
“这次培训,老师们不仅为我们讲解典籍原文,还把原文与病例结合起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实际药方。”这种授课方式让他对中医经典的理解更加透彻,也提升了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兴趣。“现在碰到复杂病例,会不自觉地翻经典找思路。”周智杰说着翻开桌上的《黄帝内经》,上面写满了细细密密的注释。
在医院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次培训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让医生们对中医药经典疗法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信心。在业务讨论会议上,越来越多的医生愿意分享自己对中医药经典疗法的应用与心得;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医生使用纯中药药方帮助病人治愈疾病。
“2023年1至6月我们院开出中药处方28540例,2025年同期开出中药处方35371例,同比增加近20%。”他分享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