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为民 医路前行(三明日报)
来源:三明市卫健委信息科 时间:2021-03-26 16:25

  “出来了,出来了,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看到自己了。”3月25日晚,沙县总医院医护人员集中收看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的报道。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期间专门来到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这是对三明医务人员的关心厚爱,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表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3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来到沙县总医院,了解医改惠民情况。那天,沙县总医院党委书记万小英为总书记做了讲解。“非常激动,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这么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讲话,他那天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在了心里。”万小英说,现在看到《新闻联播》中再次出现总书记的身影,作为总医院的当家人,倍感自豪。她表示,下一步医院要把总书记的讲话转化成前行的力量,不断提升诊疗能力,进一步加大医改探索力度,积极融入区域医疗中心,做到比别人多想一招、比别人先跑一步,继续深化健康管护、医保包干等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陈斌是市医保中心沙县管理部主任,在市医保中心驻沙县总医院医保服务站内服务患者。那天习近平总书记一进门,她就看见了。“我以为自己在做梦,见到总书记,感到非常荣幸。”陈斌说,那天有个患者来咨询医保政策,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她也在心里默默准备,以便总书记问话时可以对答如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的幸福生活,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就是看病不难、看病不贵。近年来,沙县总医院持续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大力挤压药品耗材“牟利空间”;探索C-DRG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最大限度节约患者医疗费用;实行医护人员年薪制,不断提升医护人员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服务患者的热情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动能。

  如今,医改的红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糖尿病患者王大爷,亲历医改后医疗器械与药品价格的“双降”。“很明显的,一直吃的阿卡波糖要100多元,现在只要9元多。”

  吴阿姨的抑郁症,一直是压在这个普通家庭头上的一座“大山”。“十年前,妻子检查出患有抑郁症,医生叮嘱要定期服药,一个月就要花费七八百元,人还脱不了身,照顾起来着实辛苦。”说起妻子,丈夫眼里不禁泛起了泪光,“如今医疗救助政策,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肩上的重担减轻了不少。”

  暖心的服务最动人,贴心的举措最感人。人民群众对医改的认可,无形中鞭策着广大医护人员快马加鞭、加倍努力。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沙县总医院副院长谢小红分管公共卫生,对总书记的这句话特别有感触。这几年,围绕市里构建大健康格局、推动“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她和同事们在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为慢性病人分标管理、指导家庭医生做好患者服务等多方面持续奔走。“单单慢性病预防与治疗,通过我们的工作每年可以减少20-30个因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中风患者。”谢小红说。

  健康知识普及也是提升群众健康理念的重要一环。胡莹倩在沙县总医院科教科工作,她常以这项工作为荣。这次听了总书记关于健康的重要讲话,她更加坚定要做好每一次宣教工作,争取用自己的勤劳努力让健康知识得到最大限度普及。

  作为一名退休返聘人员,沙县总医院保健科主管护师严美英把对医护工作的热爱写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患者的愁容变笑脸,就是对我们医护工作者最大的肯定。”严美英说,总书记都如此关心医改、关心人民大众,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也要有为民服务的初心。她表示,将继续发挥自己在临床上积累的经验优势,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门诊预检分诊工作,用自己的医学知识继续为患者服务。

  医者仁心,医路前行。正是有无数默默付出的医护人员,才能取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正是有无数扎根一线的医护人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才有了坚强的“守护神”。

  医护人员薪资待遇如何,总书记记挂在心。沙县总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黄启桂说:“总书记关心医护人员的薪资待遇,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在感受到关爱和尊重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一定会立足本职,继续服务好每一名患者。”

  春暖花开,暖拂山城。此次总书记的沙县“暖心”之行,也打造了沙县人民的“高光时刻”。

  3月23日那天,当总书记乘坐的车辆缓缓驶过沙县总医院大门时,医院周边店铺营业人员、路上行人,无不欢呼雀跃,不少人跟着车队前行,只为离他更近点。

  “习近平总书记很热情地和我们招手,笑容很慈祥。”谈及看到总书记的感受,市民沈妮娜至今难掩兴奋之情,“总书记心里时刻记挂人民健康,今后我一定要乐观、积极、向上,把日子过得更美更好。”(林馨怡 杨燕蓉 陈 睿 李 煌 胡 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