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采购联盟:找准新坐标 发力新时代(健康报)
来源:三明市卫健委信息科 时间:2021-12-23 11:35

   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鼓励地方加入“三明采购联盟”。

  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进常态化、跨区域药械联合采购,12月12日,三明采购联盟(全国)第四次联席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多个城市代表共议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扩容升级,携手共推常态化、跨区域药械联合采购。

 

“三医联动” 助推医改

 

  历经9年多的探索,三明医改已然打造出一个成熟且可复制的模式。而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既是三明医改模式的产物,也是把三明经验向全国推广的重要载体。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丁一磊指出:“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各成员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药品、耗材联合采购,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的虚高价格,规范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的采购和使用行为,通过堵浪费、腾空间、调结构,推动‘腾笼换鸟’,把三明医改的成效进一步扩大到联盟地区。”

  福建省医保局副局长刘家城将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比作是三明“三医联动”改革的“助推器”和“切入口”。刘家城认为,三明就是从药品、耗材治理这个“小切口”切入,并最终推动了整体的医改进程。

  公开资料显示,三明医改推行9年多时间,医院的收入结构得到显著优化,诊查、护理、手术治疗、药事服务等医疗服务性收入,由改革前2011年的3.11亿元(仅占总收入16.9亿元的18.40%),增加到2020年的13.04亿元(占总收入31.46亿元的41.45%);药品、耗材收入占比则由60.08%下降到32.51%,减少了近一半,真正实现了“腾笼换鸟”。

  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正通过加入三明采购联盟(全国),迈出了学习三明医改经验的第一步。

  截至目前,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成员已覆盖全国16个省的27个地级市、4个全国医改示范县,覆盖区域人口逾1.5亿人。

  2020年,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成功完成非一致性评价药品跨区域集中带量采购,与所有参与该次集采的城市在用仿制药原采购价格相比,总体平均降幅达69.52%。

 

开放共享 “为我所用”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药品、耗材集采联盟和医改创新联盟,三明采购联盟(全国)秉持开放共享的基本理念,平台的各功能模块支持SaaS化部署。这对联盟成员来说,意味着在平台支持下,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开展各种类型的、跨区域合量议价和合量集采。

  河北省邯郸市作为华北地区最早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措施的城市之一,于2016年签约加入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和联盟内成员进行目录和资源共享,形成联盟城市药品、耗材采购的协同效应。

  2019年,邯郸市医保局委托厦门海西医药交易中心建设并运营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平台子平台——邯郸市药品集中采购管控平台,在省内率先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邯郸市药品集中采购管控平台以符合国家编码标准的统一数据库为基础,为邯郸市实现药品联合采购的智能议价、自动招采、线上交易、在线结算和全程监管,实现各环节的全程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操作奠定了基础。

  2019年7月1日,邯郸市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首单落地,此次药品集采工作最终确定国家谈判抗癌药品目录17个、限价采购目录63个、带量采购目录25个,平均降幅35.6%,单品种最高降幅97.9%。此后,在邯郸市开展的药品跨区域合量议价和合量集采中,邯郸市药品集中采购管控平台均发挥了重大作用。

  邯郸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在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平台上,不仅能完成“规定动作”,还能根据地方需要开展“自选动作”。在平台的一般规则之下,联盟成员可以不断开发符合各地实际的应用,充分利用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为我所用”。

 

有益补充 不可或缺

 

  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正式提出“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目标;2021年9月公布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则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500个以上,并对公立医疗机构集中采购金额占比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未来5年,集中带量采购将成为公立医院采购的主导模式。

  面对新时代深化医改的新要求,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三明采购联盟(全国)领导小组总顾问詹积富将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定位于“国家和省级集采的有益补充”。

  《三明医改——政策试验与卫生治理》一书作者、中山大学广州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春晓认为,面对“十四五”时期的要求和当前药品、耗材集采格局,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王春晓指出,进入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范围的“门槛”较高,其中仅“通过一致性评价”这个“硬杠杠”,就意味着扩大国家集采品种的规模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目前,已开展的5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覆盖218种药品,距离满足临床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省级集采虽不受一致性评价约束,但同一省份内的省会城市与其他地级市、地级市与县级市,其用药结构会根据其发展水平的差异而迥然不同。这导致同一省份内难以聚合起足够大的用量。

  而以三明采购联盟(全国)为代表的跨地区集采平台,则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聚合同一层面的需求,找到市场换价格的“最优解”。

  同时,三明采购联盟(全国)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非排他性的平台,这赋予联盟高度的灵活性和生命力。正如詹积富所说,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平台的药品目录一定不要“大而全”,而是要取联盟成员所需药品的“最大公约数”。联盟成员如果还有一些差异化需求,可以到其他平台补充采购。

  “作为唯一一个获得国家认可与鼓励的全国性、跨区域药品、耗材采购联盟,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将采购重点聚焦在国采、省采500个品种以外的药品、耗材的市场化采购。”詹积富说。

 

用机制创新引领发展

 

  作为国内“老牌”药品、耗材集采联盟,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在采购机制上已积累“为用而采、一品两规、价格保密、平台结算”四大药改核心经验。目前,联盟仍在不断谋求创新。

  信息共享是打破生产成本“黑箱”,让药品和耗材价格不断趋于合理的重要手段。三明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介绍,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将继续创建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与联盟成员共同构建“医改创新联盟阵地”。三明采购联盟(全国)还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耗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常态化药品、耗材跨区域联合限价集中采购工作机制,实现药品、耗材联采、交易、结算、支付、监管等全流程在线闭环管理的智慧化运营,引导药品、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让医改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采购目录的遴选和管理机制也是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向。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访问教授赵琨在会议上指出,要以“基于疗效”的创新管理方式,建立联盟采购药品、耗材品种的准入、监测与评价管理机制,并依据不断扩展的证据和再评估来调整、调节采购价格,让药品、耗材的采购真正回归到临床价值和最合理的价格。

 

(《健康报》12月23日第3版 记者 姜天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