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荣银针凭妙手 白衣秉丹心(三明日报)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4-12-05 15:47

范智荣为患者实施针灸。

  ●全媒体记者 罗超旻/文 周志鸿/图

  “范医生,我们新疆的水果最甜,你带点回去给家人尝尝。”11月1日,得知援疆医生范智荣即将结束援疆时,不少哈萨克族患者早早地来到玛纳斯县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提着满满一袋水果送到康复科。

  “这些病人下周要继续复诊做康复治疗,提醒他们多注意休息,按时服药……”即将离开玛纳斯的这几天,范智荣反复向同事嘱咐几位重点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这里的患者、同事早已是我的亲人,援疆虽将结束,但牵挂断不了,用心为每一位患者服务,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翻开一张张记录着在玛纳斯工作和生活的照片,回忆起一年半的点点滴滴,范智荣眼里满是不舍。

  37岁的范智荣是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2023年5月至2024年11月作为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干部来到玛纳斯,任玛纳斯县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康复科副主任。

  倾心诊疗一枚银针解病痛

  初到玛纳斯县,范智荣就深切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朴实、善良与热情。虽然生活习惯不同,气候干燥多变,但同事们都很热心,不仅给他讲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教他一些简单的哈萨克语,告诉他这里的人多数会讲汉语。看病诊疗时如果遇上老年人,科室里的哈萨克族同事都会主动担任起翻译的角色。

  由于玛纳斯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加上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当地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关节炎等疾病高发,中医适宜技术有极大的施展空间。玛纳斯县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康复科现有6名医生、3名治疗师和9名护士,主要以中医专业为主,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同内地比起来有一定的差距,针灸推拿的水平相对薄弱,迫切需要针灸推拿专业人员。

  选穴、进针、捻转、提插……范智荣擅长针灸、推拿、中药、刮痧、拔罐等技术,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运动损伤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可以让当地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医针灸推拿疗法的特色优势和独特作用。

  居民阿斯海·肉孜因颈椎病住进县中医医院,范智荣面诊检查后,对他进行了针灸、电针治疗,缓解他的病痛,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玛纳斯县电视台主持人马志远带着常年身体疼痛的母亲找到范智荣,通过康复理疗、针灸方药、康复训练,多年的顽疾得到了显著改善。接着,马志远的三姨和岳母也慕名而来,希望通过范智荣的妙手帮助解除身体上的老毛病。玛纳斯县文旅局的李毅长期咳嗽,吃了许多药反反复复不见好转,得知县里来了援疆医生,他立即找到了范智荣面诊治疗,效果明显。一来二去,马志远和李毅与范智荣成为好朋友,经常以“兄弟”相称。

  工作中,范智荣注重观察病患者的特点,总结出一些当地常见疾病的规律。受北疆温差大、干燥、风大等特殊的气候影响,脾胃病、腰椎病等成为了多发疾病,且有年轻化趋势。在平时诊疗的同时,他会注意提醒患者饮食调节、坐卧挡风,指导患者每日劳作时如何自我保护及功能锻炼,防止积劳成疾等。

  除了日常诊疗工作,范智荣和医院的同事还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下乡义诊,有时候一天跑两个地方,一去就是一整天。“每次义诊时,我们中医科前经常是排长队的。”范智荣笑着说,“老乡们坐在我们面前,都很自觉地把手腕放到桌子上。”很多村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群众有病之后能拖就拖,常常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针灸和手法治疗在疼痛的治疗上更具优势,经济成本也低,在义诊活动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范智荣说:“我多去几次,他们就能少跑几趟。”

  “四千里路云和月 援疆医术展真情”,这是范智荣援疆后收到的第一面锦旗,是一份感谢,更是一份见证,见证他用医术为患者带来的康复与希望。在玛纳斯,范智荣感受到了当地患者沉甸甸的信任。他回忆,一开始,大多数老百姓对他没有太多了解,是冲着“援疆医生”这个名头来的,对他的针灸技术也是将信将疑。就这样,范智荣用一枚小小银针俘获众多粉丝,不仅科室医生对范智荣的手法和针刺技术推崇备至,当地的百姓接受针灸治疗后也连称:“援疆医生,克热灭特!”(哈萨克语:真棒!)

  “传帮带”培养带不走的队伍

  医疗援疆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作为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对口援建的重点科室,范智荣明白,只有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边疆百姓。因此,他定期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学习,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将“输血”与“造血”的理念深植于帮扶工作之中。

  “这位患者的腰疼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再坚持一周针灸和中药的配合治疗,就可恢复正常活动。”每次查房,范智荣都会现场指导科室年轻医生中医临床运用。他坚持每周二到门诊综合治疗室会诊,每周三到针灸科查房,每周对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定期选取典型病例进行教学研讨、病例分析,将诊疗的行为规范一项一项地传授给科室的医生。

  接诊时,年轻医生们就在一旁学习,空闲时就主动请教,范智荣有问必答。为了更好指导他们的针灸技术,范智荣还主动充当“患者”,让他们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通过以身试针的方法,亲身感受到他们在扎针时穴位找得准不准、深度够不够、到底疼不疼,进而给予反馈与指导。在范智荣的指导下,科室里医生们的手法逐渐走向熟练。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我们援疆医疗工作队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范智荣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中医治疗的钻研成果、经验和反思,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医生,根据玛纳斯实际情况,临床推广并开展了腕踝针、黄帝内针疗法,用最简单、最便捷、最安全的四肢穴位来治疗疾病,特别对急性痛证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他还从技术、管理、规范等方面向当地提供先进经验,例如制作常见病病历模板、规范针灸流程,以及中药治疗效果,编写常见疾病针灸诊疗常规等,对当地医疗水平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范智荣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玛纳斯县中医医院的领导、同事和患者们。“每扎到一个反应比较敏感的穴位上时,范医生都会问一句疼不疼,有没有感觉。每一次细心的询问,都会让病人和家属感到很温暖。”科室主任古丽巴合对范智荣十分认可,“顾大局、爱奉献、有干劲,范主任的技术、关怀和笑容,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和患者的心田,他开展了众多实用的新技术,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强、团结进取、‘带不走’的中医后续人才,这份情谊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医疗援疆不仅带来了技术和人才,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发展的理念和信心。”

  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成功诊治了颈肩腰腿痛、中风、面瘫、头晕头痛、带状疱疹、失眠、肥胖等患者2000余人次,其中包括一些疑难重症病例,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范智荣用一枚银针给出了答案,他要让祖国医学在新疆大地得到传承,让中华国粹在大漠边缘得到发扬。

  医疗援疆一直在路上

  援疆不仅要有项目的投入、技术的支持,还要注重民族情感的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之余,热爱运动的范智荣先后参加了玛纳斯、石河子、昌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区的羽毛球比赛,荣获6次冠军、2次亚军和2次季军的好成绩。援疆即将期满时,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办、阿克苏地区卫生健康委承办为期6天的自治区卫生健康系统“爱我中华 共庆盛世”运动会上,范智荣还荣获羽毛球青年男子组第一名,展现了福建援疆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

  此外,范智荣和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的援疆干部们还组建了援疆龙舟队,连续两年(届)与玛纳斯当地30支参赛队伍一起参加“玛河英雄”龙舟赛,获得龙舟赛“精神文明奖”。

  在玛纳斯的540多天里,唯思念之情难以割舍。当初,范智荣接到医院的援疆任务时,便立刻与妻子商讨并决定报名参加。尽管家中有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身为大学同学的妻子还是坚决地支持他。临别前,妻子含着泪笑着说:“援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你放心去吧,两个孩子我会照顾好,保证不让你操心。”每天晚上睡前,范智荣都会反复点开两个儿子的视频,看着视频里认真吃饭、认真写作业、乖巧懂事的孩子,他一脸的欣慰。

  一次援疆,一生受益。“出发前觉得援疆是一项任务,来到玛纳斯后,感到援疆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只有真正融入新疆的多民族大家庭后,才能领会到什么是家国情怀。”言语中,范智荣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

  “虽然援疆工作已完成,但我和玛纳斯的情分永在。”临行前的告别会上,范智荣借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故人依旧”来表达对玛纳斯的同事和患者的不舍。援疆的经历对于他来说,不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医疗经验,更收获了无数珍贵的友情和回忆,“援疆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和坚守。愿明玛同心,健康同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