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复食积,不容小觑(三明日报)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5-04-09 15:07

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儿科医生伍慧芳进行挑四缝治疗。

永安市总医院儿科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面碗脐灸。

  ●永安记者站 林 丹 通讯员 徐晓光 文/图

  在物资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家长爱子心切的集中表现就是让孩子好吃、多吃,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可小儿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即消化系统娇嫩,无法消化吸收无节制的食物,反而会造成积食,事与愿违。

  7岁儿童把零食当饭吃 便秘6年

  罗玉成(化名)今年7岁,是位活泼好动的小男孩,遇到作业总是“老大难”,玩铅笔,找橡皮,想吃的。罗玉成爱吃零食,薯片、冰淇淋、炸鸡、烤肉都是他的心头好。罗玉成的父母工作特别忙,常常投其所好。罗玉成零食吃多了,吃不下正餐,也不喜欢吃青菜和水果,罗玉成的父母并没太在意。罗玉成身体瘦弱,个头不高,睡觉时总磨牙,长期便秘。今年春节期间,罗玉成的父母带着他走亲戚,在各种零食的诱惑下,罗玉成把零食当饭吃,各种零食吃得不亦乐乎,小肚子变得鼓鼓的。开学不久,父母又听到老师说罗玉成整天注意力不集中,十分担忧。于是将罗玉成送到三明市永安总医院求诊,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邓上书接诊。通过望闻问切和各项检查,罗玉成被确诊患有食积(胃肠积热证)。

  什么是小儿食积呢?

  食积,又称积滞,《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所记载的“宿食不消候”“伤饱候”是本病的最早记载。指小儿饮食过量、饮食不当,超出孩子脾胃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脾胃能力低下的一种疾病。西医称消化不良,治疗多以调理肠道功能及对症处理为主。

  邓上书介绍:“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小朋友的生长发育跟脾胃关系最为密切。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是先天基础条件不错,但后天方面,当面临薯片的酥脆、烧烤的熏香、辣条的刺激、可乐的冰爽、雪糕的奶香等诱惑时,如果不加以节制,脾胃肯定会受到损伤,而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造成正常的营养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吸收转化,壅塞在胃肠,就会出现食积。”

  9岁儿童因食积

  致肚子痛了2月

  9岁魏雨晨(化名)是家中的独女,备受家人宠爱。她活泼开朗,爱笑,爱唱歌。平日里,魏雨晨不爱吃饭,但爱吃零食、爱喝饮料。在学校里,魏雨晨很胖,但个头比同班同学矮一截,她的座位总是被老师安排在第一排。夏天,天气炎热,魏雨晨常常吃完冰淇淋,又喝奶茶,才觉得过瘾。因为三餐没规律,魏雨晨常觉得肚子痛,排大便总是黏腻不爽。去年夏天临近期末考,魏雨晨在家积极备考,一杯奶茶下肚,突然,她觉得肚子一阵一阵地疼,直冒冷汗,想吐。很快,家人将魏雨晨送到三明市永安总医院求诊,邓上书接诊。经过各项检查,魏雨晨被确诊患有小儿食积。

  积食可能单独出现,也会作为他病的兼证出现,比如感冒、咳嗽都容易合并积食,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会因内热不清招致反复外感,常常是积食在前、呼吸道感染在后,处于反复不良循环。

  为什么积食的小朋友会出现睡眠欠佳、便秘等症状呢?

  中医讲胃不和则寝难安,所以积食的小朋友就会出现各种睡眠问题。食物没有办法转化,除了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之外,在胃肠里发酵产生浊气会向上排放,小朋友可能出现口气重、口腔溃疡、扁桃体发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中耳炎之类的问题,还会导致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注意力下降等。

  “日常生活中,如果小朋友多吃寒凉的食物会损伤阳气从而引起胃肠动力不足,多吃燥热食物又导致津液的亏虚,这样孩子很容易出现便秘、上热下寒等情况。”邓上书说。

  家长如何判断

  孩子是否积食

  当孩子出现晚上磨牙、说梦话、睡不安稳、长不高、身体瘦小、肚子胀、食欲不振、口气酸臭、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排便不爽、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症状时,家长应警惕孩子可能出现了积食。

  小朋友为什么容易食积?

  邓上书介绍,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我们可以将小儿食积理解为脾胃“能力相对不足”和“负担相对过重”造成的“罢工”。小儿食积容易造成胃强脾弱。

  胃强。小儿生理上属稚阴稚阳,是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新陈代谢功能旺盛,对营养食物的需求相对更多,食无节制,过多食物累积内耗就易造成食难用饱,造成胃强。

  脾弱。胃收纳、腐熟饮食之后,通过脾脏运化水谷精微,对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转化。负担过重,则成脾弱。胃强脾弱,则易形成食积。

  怎样避免小儿食积呢?

  邓上书介绍:“小朋友食物摄入量过大,尤其是过多摄入各种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易形成食积。要少吃零食,许多零食并不适合小儿食用,即使是儿童零食,多吃也可造成盐糖摄入过多,影响胃口。要避免大量进食生冷、寒凉、不易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小儿脾阳,引起食积。”

  “小朋友的三餐宜饮食规律,按时进食,饮食均衡,避免挑食,不过饥过饱;同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邓上书说。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食积?

  “一般食积可分为乳食内积、食积化热、脾虚夹积三种证型。目前,我们小儿中医门诊,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脾胃,改善孩子的积食问题。”邓上书介绍,如果遇到服药困难的小朋友,可以通过中医的外治法,比如挑治四缝,就是民间说的“挑疳”,还有小儿推拿、中药敷贴、耳朵的穴位贴等方法进行治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