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正悄悄盯上你的手(三明日报)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5-08-22 11:11

  腱鞘炎患者手指屈曲受限

罗丽平为腱鞘炎患者进行超声波治疗 

  ●永安记者站 林 丹 通讯员 陈珊珊 文/图

  从长时间抱娃,到不停地使用电脑键盘、鼠标,再到频繁操作手机屏幕,这些都使得腱鞘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有网友在朋友圈分享,每次刷手机或是点鼠标办公后,手指或手腕总能感到明显的酸痛感,甚至还会发出“咔咔”的响声,日常你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吗?

  如今,腱鞘炎这个曾经被视作“劳损小毛病”的病症,正悄悄偷袭着各个年龄段的人。

  宝妈长期抱娃

  抱出“妈妈手”

  今年3月,27岁的永安市民郑华琴(化名)顺利诞下一个可爱的大胖小子。因为双方父母都在外地,带娃的工作就由郑华琴和爱人一起承担。郑华琴的爱人是一名快递员。平日里,爱人工作忙,只有下班时间能给郑华琴搭把手。郑华琴个子不高,体型娇小,因为胃口不佳,奶水并不多。郑华琴的儿子是高需求宝宝,常常一醒来就哭。看见儿子哭,郑华琴总喜欢抱起他,用温柔的语气哄着他,每次一抱就是一个小时,把郑华琴累得够呛,感觉筋疲力尽。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家里一直开着空调,郑华琴总觉得手腕胀痛,没力气,没办法端水、端锅。有时,因为手腕痛,郑华琴一整夜睡不着。家人陪着郑华琴来到三明二院(永安总医院)中医院区针灸科就诊,针灸科主任医师罗丽平接诊。经过检查后,郑华琴被诊断为:桡骨茎突狭窄腱鞘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郑华琴的手不疼了,也恢复了往日的灵活度。

  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是保护肌腱的‘滑套’,过度摩擦易引发炎症,导致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手指卡顿、弹响。”罗丽平介绍,桡骨茎突腱鞘炎又叫“妈妈手”,是一种常见的手腕部疾患。

  “妈妈手”主要源于手腕和拇指的频繁活动、负重导致慢性劳损,使得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在桡骨茎突狭窄的腱鞘处反复摩擦而产生的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此病并不局限于新手妈妈,任何频繁使用手腕和拇指的,如手机族、厨师、乐队鼓手、电脑族、垂钓爱好者等都备受“妈妈手”的困扰。

  “很多新手妈妈在抱宝宝时,可能会因为姿势不正确而患上‘妈妈手’。”罗丽平说:正确抱娃姿势很重要,抱孩子时要尽量将手腕伸直,避免过度弯曲,让前臂和手腕手掌呈一条线。

  这种病为何高发于女性呢?

  罗丽平介绍,孕期和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尤其是松弛素和雌激素的波动。特别是生产后相关激素骤降会导致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的状态改变,从而增加手腕部肌腱受损的风险。

  49岁厨娘天天做烤串

  得了腱鞘炎

  今年49岁的永安市民陈天天(化名)是个吃货,也是做烤串的一把好手。2023年,陈天天与爱人在永安城区开了家烧烤店。因为是小本生意,请不起店员,夫妻俩起早贪黑,干劲十足。每天,陈天天不仅切菜串菜,忙得不可开交,烧烤店生意相当红火。时光悄悄流逝,在陈天天眼里,最难熬的是冬天。天寒地冻时,虽然陈天天的手指已冻得通红,但是店里每天至少要制作500根串,才能满足顾客需求,陈天天咬牙坚持穿串。7月上旬,陈天天在穿串时,觉得大拇指疼得厉害,又酸又痛,手指弯曲受限,右手手指弯曲后无法自行伸直,需左手辅助,才能伸直,并听到“咔咔”的响声。陈天天来到三明二院(永安总医院)中医院区针灸科就诊。经过检查后,陈天天被诊断为手指腱鞘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陈天天的手指恢复如初。

  得了手指腱鞘炎会有什么症状?

  罗丽平介绍,腱鞘炎的症状表现较为明显,初期患者会感到手指关节处疼痛,尤其在活动时,疼痛会加剧,就像有根针在扎。随着病情发展,手指屈伸会变得困难,出现卡顿、弹响,仿佛被什么东西卡住一样,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手指无法正常活动。而且,患病部位还可能出现肿胀,按压时疼痛明显,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连简单的握笔、拿筷子、系扣子这些动作都难以完成。

  腱鞘炎的高发部位在哪?

  腱鞘炎高发于手腕部和手指,所以这两个部位会出现疼痛。

  发于腕部的腱鞘炎,称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于手指的腱鞘炎,称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也称弹响指或是扳机指。

  什么人容易被腱鞘炎盯上?

  腱鞘炎发病率正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和生活方式改变悄然攀升。 时下各种场合地点,低头刷手机者不乏其人,随着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屏幕越来越大,不少人仍习惯单手握机、大拇指滑动屏幕。

  “腱鞘炎常见于长期重复活动、导致肌腱劳损的职业,如打字员、电竞选手、手工艺者、器乐演奏家、厨师、货物搬运或需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罗丽平说。

  如何预防腱鞘炎,保护我们的双手?

  1. 保持正确姿势:使用电脑时,保持脊柱挺直,肩膀放松,手腕自然平放,调整椅子和桌子的高度,避免腕部过度弯曲。

  2. 劳逸结合:每工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活动手腕和手指(握拳、旋转手腕),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注意保暖,避免手部受凉。

  4. 使用支具:根据部位可选择腕托、拇指支具或手指夹板等。

  得了腱鞘炎怎么办?

  1. 休息和制动

  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避免重复性动作或过度使用,可使用护具适当限制活动,让其充分休息,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2.冷敷与热敷

  冷敷:在腱鞘炎急性期(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加剧),应使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至20分钟,每天3次,有助于减少肿胀和炎症,缓解疼痛。

  热敷:在腱鞘炎慢性期(疼痛和肿胀减轻,无明显红肿热痛表现),可使用热水袋、加热垫等进行热敷,每次20至30分钟,每天3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

  3. 中医针灸

  通过不同的针刺方法刺激特定穴位,如阿是穴、阳溪穴、列缺穴、合谷穴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松解粘连,减轻疼痛。

  4.其他物理治疗

  如超声波治疗、微波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可减轻炎症和止痛,促进组织修复。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