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守初心 杏林路远情更长(三明日报)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5-10-13 16:59

郑占毕为乡邻看病。

郑占毕的3次立功证书

  ●大田记者站 林生钟 连小慧 文/图

  “原来只知道郑医生医术高明,没想到他当过兵还立过3次三等功,现在还会写诗。”10月7日,在大田县均溪镇镇东社区,说起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师郑占毕,大家都禁不住露出仰慕的表情。

  郑占毕是均溪镇大道山村人,今年68岁,中共党员。1976年冬入伍,1981年10月退伍返乡,先后在福州军区守备第三师后勤部医院管理排、32833部后勤部医院担任战士、卫生员、卫生班副班长。1974年至今从医。

  为治母病 自学中医

  均溪镇大道山村离大田县城约15公里,是个偏僻的小山村。20世纪70年代,这里不通公路,村民进城靠步行,往返一趟需要半天时间。1969年,郑占毕考入大田县第一中学,在县城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

  郑占毕回忆,母亲身体不好,常年生病,他从小就萌生了学医治病救人的念头。

  1971年底的一天,母亲突然头痛加剧,于是他赶紧带着母亲走路到县城医院看病。结果,排队等待了几个小时,医生只简单问了下情况,连药方都没开就草草结束了诊疗。郑占毕无奈地搀扶着母亲回家,到家时月亮都爬上了山尖。

  “我深刻感受到病痛的艰苦和求医艰难,希望通过自学中医给母亲治病的想法更加强烈了。”郑占毕说,他买来《福建中草药》,对着书本辨识草药。他采集草药,针对母亲的临床表现试着给药,意外的是,母亲服用后身体竟然有所好转。

  1974年,郑占毕高中毕业。作为当时村里学历最高的年轻人,大队(村)党支部发展他成为中共党员,不久担任了党支部委员。同时,大队推荐他参加县里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回村成立医疗点担任赤脚医生。

  参军入伍 立志从医

  1976年冬,部队到大田县征兵。听说接兵单位是一家医院,郑占毕决定应征入伍。

  “起初,父亲不赞同我去参军,但是我坚持自己的想法。”郑占毕说,在村里当了2年的赤脚医生,意识到如果没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是救不了人的,到部队当兵是很好的学习途径。

  一次,新兵集训时一个战士中暑晕倒。当时队里的卫生员出差,另一名新卫生员没有处置病人的临床经验,采取治疗的方法不对,病人久久不见好转。营教导员看过战士们的个人档案,知道郑占毕在入伍前做过赤脚医生,连忙叫他来会诊。郑占毕进医务室,立即拿掉病人靠在背上的棉被,把他身体放平,然后取来银针扎入相应的穴位,战士不一会儿就醒了。

  “救人的消息传开后,队里经常有战友找我看病。”郑占毕回忆往事笑呵呵地说。

  新兵训练结束,郑占毕被分配在师后勤部医院管理排当战士,因工作表现出色,领导拟推荐他代理事务长。但郑占毕一心只想学医,谢绝了推荐。“高中班主任曾经告诉我,人就像海中船,要明确方向才能到达目的地,学医就是我坚持的方向。”

  郑占毕工作繁忙,但他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经常熄灯后还在办公室里读书。师后勤部药厂的黄师傅看到了,对郑占毕的好学精神十分赞赏,特地从家里带了《傅清主男女科》等三本我国古代经典医学名著借给他学习。

  “这三本都是医学好书,我决定手抄保存。”郑占毕每天忙完工作后,利用夜晚顶着睡意抄写书籍。

  几个月后,郑占毕被推荐参加师部举办的医学培训班,学习了8个月。之后,又到军部医院进修了3个月。

  “我十分珍惜这些机会,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刻苦钻研,考试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78年底,郑占毕被分配到32833部队后勤部医院任卫生员,主攻内科。也是在这一年,他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1月11日,在守备第三师医院管理排立三等功;12月21日,在32833部队后勤部医院,因“学习雷锋先进个人”立三等功。

  开办诊所 惠及乡邻

  1981年的冬天,当了5年兵的郑占毕退伍回乡,安排在均溪公社(乡镇)上班,后来到大田县第二建筑公司担任会计和仓库管理员。在工作之余,他参加全县个体开业医生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当年底,收到了32833部队后勤部寄来的立功证书,这是他军旅生涯获得的第三个三等功,落款时间为1981年12月4日,职务为部队医院副班长。

  “建筑公司人多,经常有工人受伤,公社领导征求我的意见,在单位建立医疗所并由我负责。”郑占毕欣然答应,这正契合了自己继续从医的愿望。

  1985年,国家推行新政策,郑占毕承包了单位医疗所,后来注册更名为郑占毕中医内科诊所。2007年,郑占毕再次响应当地政府要求,在均溪镇镇东社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

  “既然做了医生就要做好,行医证件要齐全,知识也要跟上。”2009年,郑占毕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学(专科)成人高等教育毕业;2012年1月,参加福建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获中医学本科毕业。期间,他考取了中医助理医师和中医执业医师。

  50多年来,郑占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行医经验积累,所执业的中医专业、全科医学专业在当地极负盛名,许多外地患者慕名前来找他看病或进行中医调理。

  妙笔文章 弘扬医学

  “悬壶济世亮清吟,俊鸟高飞入茂林。洒遍霞光圆绮梦,拈来月影慰诗心。自当振翅经风雨,切莫悠闲入树荫。岂管文坛千百态,敢于墨海探幽深。”今年8月,郑占毕加入中华诗词学会,文友们写诗祝贺。

  说起与文学结缘,郑占毕回忆道:“大约是七八年前,有人邀请我写一篇关于健康的科普文章,此后陆续参与了文学活动。”作品《赤脚走路益健康》,刊发在由大田县科学技术协会、县科普作家协会编写的《岩城科普》上。

  2024年10月,大田县开展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在“第二集美学村”举办了“嘉庚精神・山海共鸣”音舞诗会。郑占毕首次创作格律诗应征,被录用并搬上了舞台朗诵。此前,他对写格律诗毫无经验,找文友借来相关书籍自己琢磨,竟然得了趣味,从此写诗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每逢重大节日,笔耕不辍,比如最近发表了《九三阅兵》感怀:“九三盛会映高空,八秩荣光忆赫功。铁甲明辉惊寇胆,金鹰展翅傲天穹。戎容整饬山河壮,士列昂然意气雄。浩渺乾坤铭大志,平宁久护九州同。”

  “感谢部队,军医们有什么经验都传授给我,受益良多。”郑占毕忘不了军旅生涯,想起往事感慨万分。

  如今,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好学干劲依然不减,在痴心医学之余,一直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对文学的兴趣也日益加深。他还考取了驾照,时常自驾车邀约文友到处采风。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