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增长:《中国财政》与三明医改的故事
来源:三明市卫健委信息科 时间:2021-08-24 17:52

  今年是中国财政杂志社成立40周年和《中国财政》创刊65周年。作为一名与刊物同年出生、在财政战线工作了30多年的老党员、老财政人以及刊物的热心读者与投稿者,更是格外欣喜。

  我参加工作时,正逢改革开放之初,在基层从事财税工作经常遇到新的问题,急需理论指导。《中国财政》自然就成为我们获取知识、解疑释惑的重要渠道。文章看多了,就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这本国家级财政刊物上发表文章。有了这个想法后,不管工作如何忙,身在哪个岗位,我对财政业务的理论探索始终没有中断过。我想讲讲《中国财政》和三明医改的故事。

2019年笔者陪同福建省医改研究会李红会长和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到三明市尤溪县医院调研基层医改工作。

  2014年,为推动深化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财政部在昆明市召集12位省、市财政系统的厅局长或业务处长进行座谈。我在会议上重点谈了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情况,引起领导重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对此已形成广泛共识。《中国财政》对此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积极总结推广各地实践探索经验,助力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我撰写了一篇文章《改革医院药品补偿机制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重点介绍2012年以来我所参与的三明市公立医院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综合改革的经验与启示。这篇文章有幸被《中国财政》选中并在2014年第14期特别关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突围’”中刊出。

  2016年,省里组建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省医保局的前身)。刚退休的我受聘担任省医保办改革课题调研室特聘专家。在研究拟定2018年课题时,考虑到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的药品采购机制成效明显,我建议进行理论总结,这个想法得到了医保办领导的支持。2019年,“创新药采机制 发挥医保导向作用”课题结题后,在选择在哪本刊物发表时,我首先想到了《中国财政》刊物的专业性与影响力,决定发给《中国财政》杂志。该课题得到了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并在2019年第13期正式发表。文章发表后引起业界很大的反响,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在陪同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去三明考察的途中,我将刊登这一课题的《中国财政》呈给李教授看,她看后给予高度赞扬:“原以为华东地区‘4+7药品采购平台’有很多创新,原来还是在你们福建药采机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经过多年持续改革,三明医改模式得到中央深改组多次认可,并引发各方面关注。此时,我想到在三明医改最艰难、最不被有关利益部门看好的时候,是我们财政部的领导和同志们不遗余力地力挺三明模式,不仅深入三明调研,还从实践到理论进行归纳总结,才形成了如今广为人知的“三明医改模式”。于是,我便想从三明医改亲身参与者的角度,为财政系统所作出的努力进行正面宣传,撰写了《福建三明“三医联动”改革经验是如何推出的》一文并寄给《中国财政》杂志。编辑部的同志收到我的稿件后,十分重视,对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从文字到图片都严格把关,反复与我联系核实求证,这种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最终,文章在《中国财政》2021年第7期上刊登。文章发表期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到三明考察并再次肯定三明医改模式,因而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财政》既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鼓舞我坚持财政理论探索的动力。


作者:福建省财政厅退休干部 余增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