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三明医改百问》——解锁医改成功密码 照亮医改实践之路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5-02-24 11:01

  ●刘丰梅

  在医疗改革的漫漫征途中,众多难题仿佛浓重的阴霾,严重阻碍着前行的步伐。然而,三明医改却凭借着独特的创新思路与坚毅的实践行动,在这片改革深水区成功实现突破,为全国医改贡献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勾勒出清晰的行动脉络。人民卫生出版社精心推出的《三明医改百问》,宛如一把精准适配的钥匙,透彻解锁了三明医改成功背后的关键密码,为各地进一步深化医改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呈献一份极具价值的实践指南。

  突破医改深水区:

  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医改,绝非简单的局部微调,而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性变革工程。三明医改的突出优势在于果敢地以医药乱象治理为切入点创造出了 “三医联动”模式,巧妙地以医保基金为杠杆化解了医疗、医保、医药之间长期存在的利益矛盾,实现了多方共赢的改革红利,践行了始终把人民的健康福祉摆在首要位置的改革导向。《三明医改百问》运用简洁明晰的问答形式,深入透彻地剖析了这一创新模式的核心逻辑,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具象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三明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卓越的智慧。率先推行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制度,这就如同在医疗领域精准安装了一个科学有效的“调节阀”。通过巧妙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医疗机构从过去过度依赖药品销售的“以药养医”旧模式,稳步转变为依靠医疗技术提升的“以技养医”新模式。这一转变,有效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趋势,显著减轻了患者看病的经济负担,使得医疗服务回归到治病救人的医疗本质。在药品领域,三明直击药价虚高这一关键痛点,通过实施集中采购和零加成销售,彻底打破了药品流通环节中层层加价的“潜规则”。曾经那些价格高昂、令患者望而却步的药品价格逐渐回归到合理区间,实现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美好愿景。这些切实有效的举措,使得公立医院向公益性回归、医生向看病回归、医药向治病回归,这种回归让患者真切地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也为医保基金的长期稳定运行筑牢了坚实基础,无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三明医改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轻而易举实现的。它是在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灵活调整策略、持续优化方案,才逐步探索出一条契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最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这种始终紧紧围绕人民健康这一核心目标,从实践中汲取智慧不断迭代升级形成的经验和改革思路,为其他积极探索深化医改的地区提供了清晰的推进路径和有益的实践经验借鉴。

  谱写健康中国新篇章:

  守护人民健康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抓手,也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合理分配的关键之举。《三明医改百问》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三明在这一领域始终坚定不移地以人民健康为核心,致力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丰富且实用的实践经验。

  书中详细阐述了三明如何通过紧密型医联(共)体建设,对县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切实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高效下沉与共享。上级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派驻专家团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使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如今,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本书还着重介绍了县域医共体内科学合理的双向转诊机制,阐释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就像为患者就医精心勾画了一条清晰的指引图,有效引导患者合理分流。这就有效缓解了以往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使得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合理,分级诊疗体制机制成效得以显现。

  此外,三明医共体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统一的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让远程会诊成为现实。这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跨越空间的阻隔,惠及更多患者,还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效率。这些宝贵的经验,犹如一盏盏明灯,为其他地区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照亮前行的道路,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全面飞跃,让更多百姓能够沐浴在医改的温暖阳光下,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凝聚改革共识:

  回应人民期盼

  医改,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理解与积极支持。《三明医改百问》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医改政策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内容,让每一位普通民众都能深入了解医改的目的、意义和具体举措,从而增强公众对医改的信心,有力地回应了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热切期盼。

  书中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直观地展示了三明医改取得的显著成果。譬如,患者医疗费用的大幅降低、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显著提高,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公众真切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也让大家对医改的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书中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坦诚地分析了医改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这种开诚布公的交流方式,对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医改,积极参与到医改的监督中来,为医改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无论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还是患者和医药企业,都能在书中找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医改不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这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改革生态,正是三明医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实践中的深刻体现。

  智慧与力量:

  践行生命至上承诺

  《三明医改百问》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医改历程的书籍,还是阐释为什么医改的答疑宝库。它通过深入解读三明医改经验形成的思路和其迭代升级的路径,为全国其他地方进一步推进深化医改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多方位、深层次的借鉴和参考。

  在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这本书就像一排排明亮的路灯,照亮了我们医改实践的道路。医改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与挑战,但有了《三明医改百问》这样的“路灯”,我们的医改实践就有了充足的底气。总之,三明医改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医改的全过程,才能真正破解医改难题,让每一位百姓都能享受到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医改是民生事业,它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福祉、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作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是推动医改不断深化的根本力量。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汲取《三明医改百问》中的智慧与力量,持续推进深化医药改革,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